本报讯(记者 谢方 通讯员 褚雪迪)一个个薄如蝉翼的塑料袋制作的小人,在电扇的“磁场”作用下如被赋予生命一般尽情飞舞,使人感叹造物之神奇,又暗示了命运飘零。昨日,中法文化之春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、法国肢体与视觉剧《牧神午后》在403国际艺术中心上演,短短25分钟的表演配以德彪西经典音乐《牧神午后》,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独特的听觉与视觉盛宴。
昨日下午3时,表演开始。身穿黑色大衣的主演拿出一个塑料袋,面容严肃,他小心翼翼拿出剪刀、透明胶对塑料袋进行剪切,粘合重组成为一个塑料袋人。随后,主演依次将围成一圈的老式风扇开启,原是干瘪的塑料人神奇地跟随着风的气流充盈、上升、漂浮,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塑料袋人从主演的大衣中钻出来,如同被赋予了生命,跟随德彪西《牧神午后》的背景音乐在空中飘动,营造出神奇的景象。
演出结束后,主演尚·路易·奥费亚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,其实他无法控制风的流向,每次表演都可以算是一个新的演出。面对一些观众反映的“不知道要告诉我们什么”的问题,他表示,“作为演员,我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,而是带领观众进入一种情绪和氛围”。
据悉,《牧神午后》是法国Non Nova剧团《风之剧》三部曲的首部,曾在2013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“肢体/视觉戏剧”单元获奖。这是一部为少儿创作的演出,但也是为所有年龄层观众准备的,不少大人观看后表示被其震撼到。
提及为何会有这个创作灵感时,尚·路易·奥费亚介绍,这个演出最开始是在博物馆里进行的,独坐在博物馆里无数个晚上,Non Nova剧团的创始人、导演菲亚·梅纳开始对物种演化厅感到着迷,那些聚集在演化厅里的野生动物全都静默无声、闻风不动,那份宁静深深撼动了她,明白到现实中没可能置身于这些动物之间,她决定以人类作为创造者也是毁灭者的概念为创作素材。于是,她开始用空气和风来实验,计划利用风扇将空气吹向那些动物标本,吹动它们身上的毛,彷彿将生命吹进它们的身体里。
之后她又把创作灵感转向塑料袋。菲亚·梅纳开始思考:一个胶袋的寿命到底有多长?她觉得,只有当它被使用完毕,在地球上到处飘荡才是它开始拥有真正独立自主生命的时候。
假如我们这些一直脚踏实地的人类,也终于能够挣脱地心吸力、乘风而去,自由自在与空气共舞,那将会是怎样的光景?